当陈波峰在家中将这一幅6米长的画卷缓缓展开时,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。黑色的丝质背景衬着淡黄色的麦秸秆,秸秆发出柔和的光泽,配以墨绿色底,金色镶边的古典花纹装裱卷轴,整幅画显得庄重典雅。凑近细看,用麦秸秆刻成的人物、牲畜、亭台楼阁、桥梁、船舶、河水、树木栩栩如生,整体气势恢宏,细节处又一丝不苟。画面宽24.8厘米,长528.7厘米,和原图一般大小,加上装裱的卷轴,总共有6米长。
由于家里地方小,长卷只能铺开在地板上展示,为了近距离与画“亲密接触”,记者只得又蹲又趴,不一会已累得气喘嘘嘘。“这样一幅作品,一定做了很久吧。”“前后一共花了5年时间。”
5年光阴成就一幅作品,繁复单调的制作过程漫长而艰辛,成功的喜悦短暂却又深刻。陈波峰从港西镇老宅中收集麦秸秆,带回市区的家中清洗、浸泡,之后将秸秆展开服帖,垫在光滑的纸张上用笔刀细细雕琢。5年来,陈波峰就在这狭小的空间里跪着,对照《清明上河图》摹本,用刀刻,用胶带粘,仔细比对,详加修改,刀片钝了整整120片,手肘磨破了,头晕了,眼花了……
“5年的漫长过程,当然不可能一帆风顺。我告诉自己,既然做了,就要坚持到底”。陈波峰告诉记者,“当画已完成一半时,差点因为劣质胶带而功亏一篑。”
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,陈波峰打开卷轴发现,有一部分秸秆已脱落,光滑的丝缎上留下了斑斑点点,十分扎眼。原来,是使用的胶带质量不过关,气温一高黏度便大大下降,致使秸秆脱落。“当时真想放弃了,别看这小小的斑斑点点,无异于美玉上的瑕疵,别人一看这样的作品,第一印象就是粗糙。”怎么办?只能咬咬牙,从头再来。陈波峰小心翼翼地将剩下的麦秸秆剥离,之后换了一块丝绸,又专程买来优质胶带重新制作,终于,作品一点点走向成功。
成败中品甜酸苦辣
“没有想过放弃吗?这枯燥的活儿又累又苦,当初预见到一定能成功吗?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,工作已经很累,是什么使你坚持创作?”
“谁让我喜欢呢!” 陈波峰爽朗地笑着,他告诉记者,自己从小就爱写写画画,农村的花鸟虫鱼,小桥流水,都是他的灵感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陈波峰尝试用麦秸秆模仿齐白石的“虾”,制作了第一幅秸秆作品——“群虾戏水图”,从此就迷上了“秸秆画”。“制作的时间都是挤出来,只要有空,哪怕只有半个小时也会全身心投入。”秸秆工艺作品《清明上河图》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完成的。
厚积薄发。秸秆工艺作品《清明上河图》的问世,有数不清的“失败”做前车之鉴,也有成功的先例为铺垫。十年前,陈波峰创作的秸秆工艺作品《孙子兵法》就是最好的证明。这一作品曾获2000年大世界吉尼斯之最,2000年11月经中国工艺美术艺术大师鉴定,参加中国第二届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展,荣获中国工艺美术银奖。
陈波峰将作品《孙子兵法》打开展示。只见长宽几毫米见方的麦秸秆皮刻成了一个个行书字,按32开版本竖排成文,粘贴在黑色缎书页上,3本书都用线装订,再用古铜色棉缎装贴成匣,透着古朴的魅力。除了获得殊荣外,陈波峰在创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摸索出了麦秸秆皮的选料、防霉、热处理、碾磨、雕刻、粘合、整熨、装裱等一整套工艺流程。难怪,十二年了,这套《孙子兵法》依然完好如初。优秀作品的诞生,都伴随着艰辛的付出和无穷的智慧。
2005年至2010年,陈波峰历时五年的时间创作了《清明上河图》,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出,震撼了现场所有人。
《清明上河图》这种描绘盛世的民间作品能在当今和谐社会展出,既是这种艺术在群众中发芽滋润的明证,也是老百姓对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深情向往。